1、耒耜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。
(相关资料图)
2、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,起源甚早。
3、《周易·系辞》说神农氏“揉木为耒”,而《世本》则以为黄帝时人■“始作耒”。
4、现在所知,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,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。
5、甲骨文中耒字作方,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。
6、双齿之上有一横木,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,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,也即古人所说的“跖耒而耕”。
7、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,或和■并提,据《考工记》,耒通高为六尺六寸,合今1.4米左右。
8、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,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用,《国语·周语》所引《周制》,其中有“民无悬耜”之语。
9、春秋战国时仍继续沿用,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”,《吕氏春秋·孟春纪》说每年之春,天子要亲载“耒耜”而来到籍田。
10、《周礼》中还谈到制作木耜的情况,《地官·山虞》:“凡服耜,斩季材,以时入之”,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。
11、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:“是以六尺之耜,所以成亩也:其博八寸,所以成甽也。
12、”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。
13、“其博八寸”是指其刃口的宽度,而《考工记·匠人》则说“耜广五寸”,则耜刃的宽度似随地而异。
14、战国时耜也称为臿,故《说文》云:“耜,臿也。
15、”当时将臿和耒连在一起,如《韩非子·五蠹》说:“禹之王天下也,身执耒臿以为民先。
16、”由于方言关系,象东齐一带称臿为梩,如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盖归反虆梩而掩之。
17、”赵岐注:“虆梩,笼臿之属。
18、”在铁器出现之后,木耒、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。
19、如《管子·海王》说到当时铁官时,以为“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”,这是这类工具变为铁制的明确证据。
20、在出土的实物中也有这方面的材料,如湖北江陵曾出有战国时的耒。
21、其形制是,从柄到齿皆为木制,柄略向后屈,双齿则略向前弯,齿端套有铁制的刃口。
22、战国时臿的实物未见。
23、长沙马王堆仅墓出土的木臿上面也套有铁刃。
24、战国时的臿与此不会有太大差别。
25、汉代学者以为耒耜为一物。
26、如许慎以为耒为上部,耜为下部,但都属于木制。
27、而郑玄也认为上为耒,下为耜,所不同的是,以为耜为金属刃口的专称。
28、现在根据《管子·海王》等记载来看,战国时耒、耜为两种农具,而且也为出土的实物所证实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X 关闭
2月7日,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...
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(记者吴长锋)8日...
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...
2月8日,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...
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(记者张佳星)记...
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(记者王连香)记者...
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(记者张梦然)据...
科技日报讯 (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...
2月2日,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。刘...
“前方道路遭‘敌’破坏,车辆无法通过。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亚洲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